由于出生缺陷,小颖发音不清晰,若不用心听,很难听懂她在说什么。上课时,她的纪律也不太好,班上的同学都不怎么喜欢跟她玩。
直到在心理课《拥抱不一样》中听了奥吉的故事,田老师讲到如何与「不一样」的孩子相处时,同学们对待小颖的态度开始有所改变。他们似乎意识到,「小颖可能跟我们不一样,但我们要接纳她,她也一样有交友的权利,一样可以跟我们玩游戏。」
下课后,几位女孩子手拉着手来到小颖跟前,带她去走廊跳绳。虽然小颖跳绳时出了很多次错,她们仍然很耐心地教她玩。
哪怕在交往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矛盾,这几位女孩都乐意去接纳,经过磨合之后,她们又开心地在一块玩耍。
为什么要让孩子们认识「不一样」的人?「构建和他人的关系」,是社会情感能力发展中至关重要的部分,需要培养儿童尊重多样性的意识,强调对他人持有同理心,能够换位思考,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态度、情感、兴趣和行为,具有尊重差异性的能力。
乡村儿童青少年社会情感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关系发展、社会意识、自主学习、自主决断六大部分,日慈最新修订的心智素养课程,正是着重培养孩子们这六大方面的19个心智成长关键能力。2023年,系列丛书《中小学生心智素养活动手册》历经三审三校,在华东理工出版社正式出版。
希望乡村孩子能够通过新版手册的学习,在更为专业优质的课程帮助下,获得真正的幸福感,快乐、自信、勇敢地成长。
2023,日慈迎来了第一个「十周年」,我们不仅不断优化项目,也在议题倡导上作出了新尝试。发布《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扫描报告》,在线上线下举办《心轨·日慈十周年·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议题推动成果影像展》、编撰《打开童心》故事集,以日慈十年来积累的项目历程和成效,呼吁更多人关注乡村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预防教育的搭建。
我们回顾了过往的成就,也厘清了未来战略升级的发展方向。感谢每一位心智素养课授课老师、大学生志愿者、合作伙伴和捐赠人的支持,让我们在一步步探索中过渡到方向明确的快速发展阶段,努力为青少年儿童共建更加正向、积极的成长环境。



扫码即可获取
2023年报完整版

深入探索县域模式
重度投入教师心理关怀
每一次田老师说要上心智素养课,小颖脸上都绽放出灿烂的笑容。
在英语课上,田老师也会给予学生更多的肯定,鼓励他们大胆地开口说。有一次,田老师在英语课上让大家以「开火车」的形式说英语单词,当轮到小颖时,田老师让她轻轻地讲出来,她的嘴巴微微动了一下。
「真好听,很标准,如果下次你可以大声一点,让其他同学听到你这么标准的声音的话,老师会更喜欢。」渐渐地,在田老师鼓励下,从不敢出声到发出一点点声音,小颖终于勇敢地说出了第一句英语。
后来,在英语课和心智素养课上,小颖都比较积极主动,温暖的班级氛围,给了她极大的安全感。
小颖的妈妈说:「之前在村小上一二年级时,小颖很少和老师交流,也不会跟家人说起学校的事情。来到涛圩镇上游完小上三年级,她会开心地和我分享学校的情况,以及朋友之间的趣事,她特别喜欢田老师上课!」

为了让更多乡村儿童能够持续地参与心智素养课程的学习,帮助他们提升心理韧性,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逆境和挑战,这一年,「心灵魔法学院」项目有了许多新的突破。
秋季学期,日慈推出全新升级的《中小学生心智素养活动手册》,课程开展周期为一学年。2023秋季学期-2024春季学期课程申请启动之后,共有1634位教师成功通过审核,在一学年里为96477名乡村学生开展心智素养课程。其中,包括云南马树、重庆巫溪、贵州镇远、陕西泾阳、河南濮阳、广东英德、湖南江华、广西龙胜、天等、忻城等10个区域性合作。
项目团队深入探索县域模式,创新开展心育强县参访营和心育微团队赋能活动,重度投入教师心理关怀,实现「以教师为媒介」到「以教师为中心」的转变,为长期服务儿童充能续航。
在县域模式探索中,日慈与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合作举办「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强县参访营」,组织河南濮阳、重庆巫溪和广西龙胜三个县域的23名教育局领导、校长、教师在参访活动中制定心育工作方案。
在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支持下,日慈与河南濮阳县教育局合作举办「2023乡村心育实践者交流营」,来自广西龙胜、重庆市、湖南江华和河南濮阳等6个县域的47位校长和教师共同递进式学习心育强县江华和濮阳的心育经验,掌握开展心育行动的方法。
参营者纷纷表示:「必将以此次交流营为契机,不断完善心育建设资源,努力打造科学有效的心育课程和成熟的心育团队,全面促进心育工作的发展。」
在《小红花梦想▪心晴计划》支持下,2022年秋季学期-2023年春节学期,日慈为湖南江华、河南濮阳和云南芒市三地45所学校的23185名乡村儿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15所学校举办校园心理主题活动,并开展5场线下教师培训和10多次线上教师社群活动,为教师提供赋能支持,还分别在江华沱江镇第五小学和白芒营镇中心小学建设示范性心育空间,从多方面促进项目区域心理健康教育生态的提升。

将转型为「小而美」模式
2023年,心益计划夏令营服务了6746名乡村儿童,服务的儿童数量、支持的大学生志愿者和高校团队数量都比往年有所增加。
其中,主题营团队为2356名乡村儿童带来了为期两周的《自信放光芒》主题心智素养课程,课程合作团队为乡村儿童开展内容涉及自我认知、情绪管理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心智素养主题课程。

项目组招募了15位大学生志愿者开展了4期课程设计工作坊,创造出《诗歌中的身心成长》和《保护儿童计划》两个乡村儿童夏令营活动包,供夏令营团队使用。

在夏令营开展之前,心益计划项目组为大学生团队提供了15次线上培训和3次线下培训,帮助大学生志愿者全面了解课程理念及重难点,并将线上培训的授课方式由往年的直播形式变为直播+录播的形式,让志愿者们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更好地协调学习时间。
在培训中,心益计划不仅向志愿者传达「心智素养主题课程包」相关理念,同时也为志愿者提供如何与孩子相处、如何管理课堂纪律等专业技能,帮助志愿者掌握儿童心理特点,快速调整应对方式。另外,项目组还针对评估、分工等方面对相关负责志愿者进行专门培训,支持其更好地完成相应工作,保障夏令营的顺利进行。
这一年,「心益计划」复盘了过往八年的实践经验,将转型为「小而美」模式,深度服务日慈合作县域中难以触及的村小儿童,以执行质量和成效为第一考量,并实现项目资源的更优配置。

完善更有体系的服务模式
有调查显示,18-22岁是心理问题的多发阶段,这正是离开高中校园展开新生活的阶段,对新生活、新学习方式需要适应,过程中就会产生一些焦虑、抑郁的情绪,有许多压力。
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2022年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约21.4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抑郁风险,45.28%的大学生可能存在焦虑风险。大学生亟需情绪调控、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专业引导,学习心理健康技能。尽管需求趋高,但治疗资源严重不足、大学生对可获得心理资源的满意度低。
针对这一现象,日慈2020年开始尝试联合企业、心理学相关专家开展大学生心理赋能项目,旨在通过创新多样的活动形式(校园活动、讲座、工作坊)帮助高校大学生认识自己、正确处理情绪问题并学会良好的人际互动方法,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大学生的社会情感学习能力,帮助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和学业中的困难和挑战。
这一年,在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支持下,「心盛计划」项目将「压力再见」心理主题活动带进22所高校,开展了32场线上线下活动,累计6837名大学生从中受益,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压力、解构压力,为自我心理赋能。
在爱茉莉太平洋中国支持下,AMORE能量青年项目将「自我关怀」心理主题活动落地31所高校,开展了54场线上线下活动,为9970名大学生提供服务,希望帮助大学生提升自我关怀能力,从而促进他们自我、情绪、人际、职业等方面的内在成长。
除此之外,AMORE能量青年项目招募开展了两期AMORE能量青年带领者线下初阶培训和一期线下进阶培训,通过反思和体会活动参与过程、进行实践的方式,掌握小组知识和带领技能,为后续开展活动做准备。
在AMORE能量青年支持下,心智素养研究在自我关怀理论基础上进一步细化,研发出自我认可主题相关的整套方案,并配套与之相关的培训指导。

「心盛计划」完成了项目早期验证并完善为更有体系的服务模式,且将在新一年中逐步落实具体方案设计和配套产品开发,为大学生提供线上、下相结合的全方位体验,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心智素养课程手册正式出版,
积极推进议题建设
心智素养研究院致力于心智素养教育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并为广大一线教师、社工和大学生志愿者提供系统化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助力其专业课理论和实务能力的成长与发展。
此外,通过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心智素养研究院积极开展当前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调研,扎实推进项目量性与质性评估,旨在促进心智素养课程和项目的本土化与实证化。
这一年,「心智素养研究院」取得了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就——完成了《中小学生心智素养活动手册》在课程框架、培训体系、课程内容和配套教具上的全新升级,并历经三审三校,由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对过去八年探索的沉淀和迭代,同时让乡村孩子享受到更优质、更科学系统的社会情感教育内容。
课程从预防视角出发,以优势视角看待学生,培育其自我成长、情绪管理、关系发展、社会意识、自主学习、自主决断六大方面的19个心智成长关键能力,最终助力其未来积极发展。
在议题建设上,研究院撰写并发布《青年心理健康服务扫描报告》,希望能为青年心理健康服务领域与其他领域和部门的通力协作建立更好的共识基础,共同促进青年心理健康,报告浏览量近4000次。《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志愿陪伴手册》的研发,则为志愿者在陪伴儿童的过程中提供工具方法的支持,助力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
在这一年,日慈举办了2023年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公益交流活动,从教师赋能、社会情感能力、家庭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共同推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业网络建设。这些议题基础设施工作,都为日慈的新战略奠定了基础。
在日慈成立的第十年,我们从跌跌撞撞的摸索阶段,逐步过渡到方向明确的快速成长阶段。
下一个十年,日慈即将迈入新的战略,从关注孩子自身的改变转为关注儿童所处的系统的改变,这意味着我们将思考如何影响孩子心理健康的相关方都有所行动,产生更持续、系统性的变革,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回应机构使命,让更多孩子智慧有爱,乐享人生。
再次感谢每一位项目老师、大学生志愿者、合作伙伴、心伙伴及社会各界一直以来的支持,在新的十年里,期待我们能够继续一起同行,努力让更多青少年儿童内心充盈,脸上洋溢着自信、温暖的笑容,不断储备能够自由飞翔的勇气与力量!
大家都在看
让孩子智慧有爱,乐享人生~
